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濁音」標籤的文章

「芸妓・げいしゃ」在 1868 年之前是「芸者」

圖片
再來要補充這個單字 げいしゃ・芸者, 看漢字都猜到它的意思了。 先來看還沒學過的假名, 三個筆劃, 唸作: け、け、け。 這是它的行書跟草書,三個筆劃寫完之後, 在右上角多點個二點就是濁音的寫法, 要注意羅馬拼音的差異。 濁音唸作: げ、げ、げ; 清音唸成: け、け、け。 再來看後面的 ようおん・拗音。 我們把兩種情況擺在一起, 因為這裡是 ようおん・拗音, 所以要唸成: しゃ、しゃ、しゃ。 所以這個單字搭配 アクセント 如果唸成: げいしゃ、げいしゃ, 這是錯的哦!為什麼會錯呢? 因為有平假名的長音, 這是有固定規則的, 等平假名都學完了再跟大家介紹。 根據平假名長音的規則, 所以這裡要唸成: ゲーシャ、ゲーシャ、ゲーシャ。 另外這個單字 げいぎ・芸妓,先來看假名。 4 個筆劃, 唸成: き、き、き。這是本來的漢字。 四個筆劃寫完之後, 在右上角多點個二點就是濁音, 注意羅馬拼音的差異。 濁音唸作: ぎ、ぎ、ぎ; 清音唸成: き、き、き。 搭配長音跟 アクセント, 要唸成: ゲーギ、ゲーギ、ゲーギ。 查字典會跟你講這兩個單字是一樣的, 但是 げいしゃ・芸者 是比較古早的稱呼, 在 1868 年之後, 才會講 げいぎ・芸妓。 因為我們講 てんぷら・天麩羅 的命名故事, 是在 1784 年, 所以在這邊我們是講 げいしゃ・芸者。

平假名 が 是文法的格助詞,是要你把注意力放在前面的單字上

圖片
要造句的單字已經收集好了, 接下來要把單字組合成句子。 先針對這兩個單字來處理。 日語的句子有個特性, 在兩個單字之間, 通常會像這樣, 中間夾著「助詞」, 而且是寫成假名的方式。 它是用來告訴我們, 這兩個單字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存在。 在這邊, 我們可以用這個假名, 它是在 か 的右上角, 再點二點的 が、が、が。 要先寫哪一點都可以, 總之寫完 か 之後, 記得再點就好了。 如果我們不考慮助詞的特性, 只是從單字的意思來觀察, 你可能會理解成: 前面的名稱, 處於後面的狀態。 但是, 因為這裡用了助詞 が, 所以它要講的是: 後面的狀態, 是由前面的名稱所呈現的。 再講一遍: 後面的狀態, 是由前面的名稱所呈現的。 好吧, 你可能會覺得, 這不就是換句話說而已嗎? 嗯...如果用中文來思考的話, 就會覺得這只是換一句話而已。 在這裡用助詞 が 的目的, 是要你把注意力, 放在前面的「名稱」上頭。 為什麼要這樣? 那是因為, 有另外的助詞, 是要你把焦點放在後面的部份。 也就是說, 你在日語裡會看到像這樣的情況, 兩個句子使用的單字是一樣的, 但是就因為助詞的差異, 表達的意思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這個是在學日語的時候, 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好, 那我們說要把單字組合成句子, 所以再來就可以在最後面寫上句號了嗎? 當然是不行的! 那要怎麼辦? 我們下個單元再繼續研究。

日語單字: 午後・ごご 有兩種意思

圖片
學會這個單字之後, 只要在 こ 的右上方, 時針大約在 1 點 30 分的方向, 點個兩點, 這假名唸作 ご、ご、ご。 ご 的發音聽起來比較混濁, 所以這種右上角有點兩點的假名, 被稱為「濁音」, 「混濁」的相對是「清澈」, 所以原本的假名, 它的發音方式就叫做清音。 附帶提一下, 右上角那兩點就叫做「濁點」。 兩個 ご 擺在一起, 就變成新的單字, 漢字寫成這樣「後」, 跟中文「後」比較一下, 主要差別在這二個地方。 把它放大, 看仔細一點...アクセント 唸作: ごご、ごご、ごご。 這單字的意思有二個, 跟這三個情境有關, 第一個意思是「中午 12:00 到晚上 12:00」的這段期間, 第二個是「中午 12:00 到 日落」的這段期間。 那...日落的時間因為季節跟地區的差異, 基本上, 會是日本時間「下午 4 點多到 7點多」左右。 那問題來了...因為這單字不是用來精準指定時間的, 如果人家說 ごご, 我們要怎麼知道他講得是哪一個意思? 這很簡單, 如果他要指明特定時間的話, 會像這樣在後面放一個明確的時間。 如果後面沒有指定的話, 十之八、九是第二個意思, 也就是中午十二點到當地日落的時間。 如果再搞不清楚, 那就直接跟對方確認一下到底是什麼時候, 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