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單字」標籤的文章

「海老で鯛を釣る」是「用少少的投資成本獲取巨大的利益」的意思

圖片
接著要來學習這道料理的單字啦,先看這個好了。 材料是蝦子,先來看還沒學過的假名。 注意看羅馬拼音,它不是英文的 Hi ,這要唸成:「ひ」。 在右上角點兩點,是濁音的:「び」。 所以這個單字搭配 アクセント,要唸成:「海老・えび」。 漢字會寫成這樣,海老,海邊的老人,因為蝦子的背部像很多老人家那樣是彎曲的,所以有人就說蝦子像是在海邊的老人,就寫成「海老」了。 第二個漢字是「蝦」,跟中文一樣。 最下面是片假名的寫法,我們還沒講到,這先跳過。 海老・えび 用 天ぷら・てんぷら 的方式去炸,叫做 海老の天ぷら・えびのてんぷら,中文翻譯是炸蝦天婦羅。 這是還沒講過的平假名,唸成:「の」。 這兩種都叫做 海老の天ぷら・えびのてんぷら,右邊這種油炸方式有個專門的名稱,先來看還沒講過的假名。 這是:「ほ」,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總共 4 個筆劃。 ほ 是清音的唸法,右上角點二點是濁音,要唸成:「ぼ」。 所以這個單字搭配 アクセント 跟平假名的長音,要唸成:「棒揚げ・ぼうあげ」。 第一個漢字寫成球棒的棒,後面的 揚げ・あげ,是油炸的意思,組合起來是說它炸起來外形像棒子一樣。 現在我們知道右邊是 棒揚げ・ぼうあげ,左邊這種長相...叫做 花揚げ・はなあげ。 先來看還沒講過的假名,從中文「奈」演化來的,假名有 4 個筆劃,要唸作:「な」。 左邊的叫做 花揚げ・はなあげ。因為它的麵衣炸起來像開花一樣,所以漢字才有個「花」。 因為開花了,醬汁、調味料什麼的就比較容易吸附在上頭,而且吃起來感覺份量比較多,所以像天丼、天婦羅烏龍麵...這一類的料理就會用這種炸蝦。 那右邊麵衣沒有開花的,是那種天婦羅專門店,單品料理的炸法,這種方式不會吃到太多的麵衣,比較吃得出來食材本身的味道。 而且最好是沾鹽吃,因為醬油之類的調味料,味道比較複雜,會蓋過食材的味道。 另外還有這種,エビフライ・えびふらい,翻譯成日式炸蝦。 通常寫成片假名,我們還沒講到片假名,先跳過。 因為 エビフライ・えびふらい 的麵衣多加了麵包粉,所以炸起來的長相跟口感,會跟 海老の天ぷら・えびのてんぷら 不太一樣。 那一種比較好吃?耶...我覺得都很好吃,有得選的話,三種我都要。 接著我們來講一個跟 海老・えび 有關的 諺・ことわざ,諺・ことわざ 是「諺語」的意思,下面那個是日語的漢字寫...

平假名「ね、ず、み」,濁音「じ」,單字「天竺鼠、鼠色」

圖片
這個單元要講 てんじく・天竺。 先來看還沒講過的假名...其實也不算完全沒講過,清音的 し,我們已經學過了,羅馬拼音有兩種方式。 在 し 的右上角再點個兩點,它的羅馬拼音有 3 種方式,看過有印象就可以了,重點放在耳朵聽到的發音,右邊是濁音的 じ、じ、じ。 所以這個單字,你注意它的 アクセント,要唸成:てんじく、 てんじく、 てんじく。 先復習一下,てんじく・天竺 最早是「印度」的意思,但那是在講印度河那一帶,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印度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不太一樣。 因為印度在很遠的地方,所以到後來 てんじく・天竺 延伸出新的用法,是講「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的」。 使用方式是在它的後面再接上其它的名稱,比如說...ねずみ。 先來看假名。首先是這個假名,二個筆劃,唸作:ね、ね、ね。 再來是學過的 す,右上角點二點,是濁音的:ず、ず、ず。 最後是這個假名,二個筆劃,唸作:み、み、み。 アクセント 唸成:ねずみ、ねずみ、ねずみ。 老鼠的意思。 ねずみ・鼠 接在 てんじく・天竺 的後面, 就變成了「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老鼠」,通常會講「從國外進口的老鼠」,アクセント 唸成:てんじくねずみ、てんじくねずみ。 漢字跟中文寫法一樣:天竺鼠。 講個題外話,てんじくねずみ・天竺鼠 的原產地, 是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那一帶,而且牠本來是養來吃的食物哦,是後來到了 16 世紀的時候,就大航海時代,那時候才被商人帶到歐洲,到了歐洲 てんじくねずみ・天竺鼠 就不是食物了,是當作寵物飼養。 最後比較一下這幾個單字的 アクセント,你會發現,個別的單字組合成獨立的單字之後,アクセント 就變成不一樣了,這一點一定要特別注意。 耶...再補充一個單字好了,這裡的 ねずみ・鼠 的顏色, 有個很傳統的名稱,叫做:ねずみいろ・鼠色,漢字就寫成老「鼠」的顏「色」。 那你可能會想說...所以 ねずみいろ・鼠色 就是灰色嘛! 耶...是這種灰色才叫做 ねずみいろ・鼠色,其它的灰色有不一樣的傳統名稱,這個之後我們有機會再來介紹。

都是「かけおち」的「欠け落ち」跟「駆け落ち」有什麼不一樣?

圖片
為什麼會有 かけおち・欠け落ち 這種寫法,那要先研究單字的意思。 假名都一樣,但是左邊 欠ける 要唸成:かける。 かける・欠ける 主要的用法是在描述物品...像杯子這種堅硬的東西,它有一部份壞掉了,形狀變成了不完整。 那「變成不完整」的意思,用來描述「人」的話...運用的情境是像這樣,本來有五個人,結果一看,唉,怎麼少了一個,這時候就會用 かける・欠ける 來描述。 所以 かける・欠ける 就是 「欠缺必要的成員」 的意思。 後面的 おちる・落ちる,是先前講的「逃走、逃跑」,組合起來的意思是:必要的成員逃跑了。 缺人就缺人,為什麼要講到「必要的成員」? 因為這組詞彙是從日本戰國時代開始使用的,那時候講的國家是地區性的領地,就是每個地區按照勢力範圍劃成一塊一塊的領地,擁有領地的叫做領主,領主有權力跟那些在領地上生活的人徵收稅金,如果稅金太高的話,一般人負擔不起,又吃不飽,為了活下去,整個村子的人可能就會一起逃到隔避,稅金比較低的地方生活。除了繳稅的問題,還有可能是戰爭或是犯了什麼罪才會逃跑。 那土地一定要有人來種植稻米、生產糧食,跑掉了,就是這塊領地少了必要的勞動力,也就是欠缺必要的勞動成員。 所以最早開始講 かけおち・欠け落ち,是在講「必要的成員逃跑了」。 那後來講的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是「跑很快,跑到看不見的地方,也就是他們私奔了」。

「落ちる・おちる」的核心與延伸用法

圖片
おちる・落ちる 有好幾個意思,我們先來研究跟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 有關的其中三個。 第一個是像這樣:はがおちる・葉が落ちる。 葉子自己從高處往下方移動,這叫做:自然掉落。 第二個是:ひがおちる・日が落ちる。 這也算自然掉落,只是它會掉到地平線以下,所以是「沉落」的意思。 如果是自然掉落,那它就是不受人為的控制; 如果是沉落到地平線以下,那就是移動到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 合起來看的話,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跑到大家都看不見的地方,這就延伸出第三個意思:逃走、逃跑。 因為這是「不受控制地跑到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所以你跑很快,而且是在逃跑,那就真的很適合用來描述「私奔」的情境了。 你查字典會發現有另外一組漢字 かけおち・欠け落ち 的寫法,但問題是,這個字好像跟「跑得很快」沒什麼關係,下個單元,我們再來研究到底是怎麼回事。

「駆ける」是快速奔跑,但漢字「駆」代表什麼?

圖片
來看這個單字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先針對還沒講過的假名補充說明。 起源的文字是「知」,平假名有兩個筆劃,唸作:ち、ち、ち。 アクセント 唸成:かけおち、かけおち。「私奔」的意思。 那相愛的兩個人,廚師跟藝者想要一起生活,為什麼需要私奔? 因為在江戶時代的 げいしゃ・芸者,很多是從小就被賣掉了,就像童工一樣,要一邊打雜、一邊學習,長大了、技藝學成了,就開始賣藝還債,但是靠自己通常是還不完啦,比較常見的就是找個有錢人幫忙贖身,代價就是當人家專屬的小三。 那因為 てんぷら・天麩羅 故事的男主角是 りょうりにん・料理人 嘛,可能湊不出那麼多錢幫忙贖身,那就只好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私奔了。 好,再來看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它是這兩個單字組合成的:かける・駆ける 跟 おちる・落ちる。 那 かける・駆ける 是什麼意思? 其中的日語漢字長相跟中文「並駕齊驅」的「驅」差不多,在《康熙字典》的解釋:策馬謂之驅。 「策」是用竹子做成前端有尖刺的一種馬鞭,「策馬」就是拿著「策」在鞭打,要這匹馬跑快一點。 所以用了這個漢字,是要告訴我們,かける・駆ける 的意思是:像馬那樣子快速奔走。 說得也是哦,私奔就是逃走嘛,當然要跑得像馬一樣快,不然被抓到就完蛋了。 好,那私奔要跑快一點,所以用 かける・駆ける,這我們可以理解,但為什麼要搭配掉落、落下的 おちる・落ちる? 下個單元我們再繼續研究...

「芸妓・げいしゃ」在 1868 年之前是「芸者」

圖片
再來要補充這個單字 げいしゃ・芸者, 看漢字都猜到它的意思了。 先來看還沒學過的假名, 三個筆劃, 唸作: け、け、け。 這是它的行書跟草書,三個筆劃寫完之後, 在右上角多點個二點就是濁音的寫法, 要注意羅馬拼音的差異。 濁音唸作: げ、げ、げ; 清音唸成: け、け、け。 再來看後面的 ようおん・拗音。 我們把兩種情況擺在一起, 因為這裡是 ようおん・拗音, 所以要唸成: しゃ、しゃ、しゃ。 所以這個單字搭配 アクセント 如果唸成: げいしゃ、げいしゃ, 這是錯的哦!為什麼會錯呢? 因為有平假名的長音, 這是有固定規則的, 等平假名都學完了再跟大家介紹。 根據平假名長音的規則, 所以這裡要唸成: ゲーシャ、ゲーシャ、ゲーシャ。 另外這個單字 げいぎ・芸妓,先來看假名。 4 個筆劃, 唸成: き、き、き。這是本來的漢字。 四個筆劃寫完之後, 在右上角多點個二點就是濁音, 注意羅馬拼音的差異。 濁音唸作: ぎ、ぎ、ぎ; 清音唸成: き、き、き。 搭配長音跟 アクセント, 要唸成: ゲーギ、ゲーギ、ゲーギ。 查字典會跟你講這兩個單字是一樣的, 但是 げいしゃ・芸者 是比較古早的稱呼, 在 1868 年之後, 才會講 げいぎ・芸妓。 因為我們講 てんぷら・天麩羅 的命名故事, 是在 1784 年, 所以在這邊我們是講 げいしゃ・芸者。

「料理・りょうり」的其中一個意思是「好好地處理事情」

圖片
針對這個單字, 我們來補充說明一下... 這兩個地方的假名還沒介紹過, 先看後面的好了。 唸作: に、に、に, 三個筆劃, 仔細看一下, に 的右半, 跟前面講過的 こ 的寫法一模一樣。 這是 に 本來在中文裡頭的長相。 接著看前面的部份, 這個 よ 比其它的假名小一號, 這種寫法叫做 ようおん・拗音。 跟前面講過的促音寫法一樣, 換成 ようおん・拗音 的情況來看, 字的大小也是差不多原本文字的百分之 80。 如果是手寫的話, 不用那麼精準, 只要相對小一號就行了。 左邊這種情況就叫做 ようおん・拗音, 一般常見的文字大小是右邊的情況, 叫做 ちょくおん・直音。 左邊的唸法是: りょ。 右邊的唸法是: りよ。 你注意看它們的羅馬拼音, 兩邊是不一樣的, 打字輸入的時候要特別留意。 關於 ようおん・拗音, 其實有更多細節還沒交待, 我們之後再專門做個單元來詳細討論。 這個單字的 アクセント 長這樣, 但是因為裡面有平假名的長音, 所以要唸成下面標示的方式: リョーリニン。 我們來比較一下長音唸法的差異, 首先是, 有長音: りょうりにん。 沒有長音: りょりにん。 聽得出來嗎?我們把後面的「人」先拿掉, 「料理」這兩個漢字, 本來就構成一個單字了, 注意它的 アクセント 跟 りょうりにん 是不一樣的哦, 裡面有平假名的長音, 所以要唸成: リョーリ。 總共有三個意思, 第一個: 食べ物を作る。 就是「製作食物」的意思。 第二個: 作った食べ物。 是「作好的食物」, 在中文裡的情況呢, 比如說: 這一道料理很好吃。 這個「料理」就是「作好的食物」的意思。 第三個: 物事をうまく処理する。 這個就是我們在中文裡會講的「好好地處理事情」, 或者是「妥善地處理事情」。

「ころも」也是炸物「てんぷら」外面那一層酥酥脆脆的麵衣

圖片
ころも 跟食物有關的意思是: 天ぷらやフライなどの外側の部分。 具體來講,是把這些食材穿上衣服。 這些炸物, 外面那一層酥酥脆脆的麵衣, 就叫做: ころも。 這道料理是: てんぷら。 這個平假名 ぷ, 是在 ふ 的右上角, 再畫一個圓圈。 注意它的羅馬拼音就不一樣了, 要唸作 ぷ。 沒有圓圈的是「清音」的: ふ; 有圓圈的是「半濁音」的: ぷ。 アクセント 唸成: てんぷら。這個單字是 "外来語", 元は、ポルトガル語。 這不是日語, 它是由葡萄牙語傳到日本的外來語。 這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說 てんぷら, 它不是日本原創的料理。 在日本有文獻記載, 是說 16 世紀左右, 因為葡萄牙人到日本貿易, 還有宣傳基督教, 是由這些人把 てんぷら 的料理方式帶進日本的。 這個單字常見的漢字寫法有這幾種: 天ぷら・天麩羅・天婦羅。 下個單元, 我們再來探討, 它為什麼會寫成這樣的漢字。

「ころも」是衣服的統稱,特別是和尚的僧衣

圖片
我們來看訓讀的 ころも 的單字用法。 常見的用法、常見的意思, 有 3 種。 第一個用法, 注意它的 アクセント 唸成: いふく、いふく、いふく。 裡頭有個假名我們還沒講過, 起源的文字是不可以的「不」, 這是行書、草書, 羅馬拼音有兩種方式, 都是唸成: ふ、ふ、ふ。 寫法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 總共四個筆劃。 這個單字的意思就跟字面上看起來的一樣, 只要是穿在身上的, 不管是比較現代的服裝還是傳統的和服, 都叫做 いふく。 ころも 在 いふく 這個意思上, 它是 ふるい・いー・かた, 也就是比較古老、比較傳統的說法。 現在最一般的說法是...ふく、ふく、ふく, 注意它的 アクセント 。 ころも 的第二個 意思是: ぼーさん・の・きる・いふく。 ぼーさん 就是「僧侶、和尚」的意思, 和尚穿的衣服, 統稱是 ころも。 當然這種類型的衣服還有更專門的名稱, 像中文會講袈裟、僧衣、蓮服、法衣...之類的, 日語也有, 但是我們就不再深入探討, 目前先瞭解到這邊就可以了。 第三個意思跟食物有關, 我們就先看到這邊, 下個單元再繼續探討。

假借漢字「衣」的平假名 え,も 是假借「毛」

圖片
衣服的「衣」, 正好是某個假名的起源。 衣的行書、草書, 用毛筆寫成的平假名, 寫成左邊的樣子就可以了。 兩個筆劃, 羅馬拼音唸成: え、え、え。 好, 現在我們知道, 衣服的「衣」到了日本, 它變成平假名 え 的文字起源。 另外它還被拿來當成日語單字, 有兩種唸法, 訓讀跟音讀在前面的單元有提過, 複習一下... 以這個情境為例, 它有漢語的文字跟發音, 但是以前日本是沒有文字的, 只有發音。 在漢語傳到日本以前, 他們本來就在使用的單字、本來就習慣的唸法叫做「訓讀」法。 這個情境的日語單字的訓讀是唸成: ころも、ころも、ころも。 裡頭有個假名我們還沒介紹過, 起源的文字是「毛」, 這是行書、草書, 三個筆劃,寫法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 羅馬拼音唸成: も、も、も。 這單字本來只有訓讀, 因為漢語傳到日本, 就多了一種從漢語學來的唸法, 叫做音讀。 唸成: い、い、い。 至於文字方面, 就變成「平假名的起源文字」跟單字, 這兩種用法。 好, 所以這個單元我們複習了「訓讀」跟「音讀」, 也介紹了新的平假名 え 跟 も。

「走る・はしる」漢字是「走」,卻譯成「跑」?

圖片
前面的單元我們介紹了這個情境, 跑步的「跑」。 日語單字是...はしる、はしる, 要注意它的漢字寫成走路的「走」。 明明是「跑」的意思, 為什麼要寫成「走」, 因為日語的漢字是參考古代的中文字來設計的, 所以要從中文切入研究, 才能解開這道謎題。 中國古代有個很厲害的人 ( 東漢.劉熙 ), 他寫了本書 ( 《釋名.釋姿容》 ), 他說在他的年代, 緩慢前行的情境叫做「步」。 所以講「步行、走路」的單字, 漢字就寫成步, 唸作: あるく、あるく。 如果是快速前行, 就叫做「趨」。 比「趨」更快一點, 叫做「走」。 所以你就知道, 我們現在認為這種情境叫做跑步的「跑」, 但是古人認為是走路的「走」。 所以結論是...我們中文一直沒學好, 才會覺得日語單字很奇怪、很難背。

動作「ゆったりする」變成持續狀態「ゆったりしている」

圖片
接著要討論怎麼把動作, 變成狀態, 轉變的過程有 3 個問題要釐清。 第 1 個問題, 為什麼要從動作變成狀態? 從情境來看跑步的「跑」這個動作, 放到時間軸來分析的話, 它至少可以拆解成 3 個狀態, 開始、持續到結束。 當然還有其它更多的狀態, 這邊先用這 3 個來討論。 所以造句要用的 ゆったりする 這個動作, 我們專注在 ゆったりする 的「持續狀態」上頭。 它怎麼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這些都先不管。 當然你也可以把全部的狀態都交待一遍, 但是那樣的句子會變得很長、很囉嗦。 好, 再來是把動作 ゆったりする, 變成狀態 ゆったりしている。 第 2 個問題是 する 為什麼會變成 し? 前面我們講過, 「情境」從句點變成逗點, 所以 やすらか 的 だ, 要變成 で, 這種變化在文法上叫做 かつよう。 這邊是情境從動作變成狀態, 所以 する 要活用變成 し, 活用的目的是為了在後面接著用 ている, 這裡面有個假名我們還沒學過。 發音跟衣服的「衣」很像, 唸作: い、い、い。 2 個筆劃, 草書跟漢字。 所以, ゆったりしている, 就是在表達這個情境裡的持續狀態。

「する」可以加在其它單字的後面,變成動詞

圖片
接著來處理這個部份。在前面的單元裡, 講了 ゆったり 的 アクセント, 我們從字典可以查到它的詞性是副詞跟動詞, 為什麼要講詞性? 因為它跟造句有關。 簡單來講, 不同的詞性, 在句子裡的使用方式是不一樣的。 那接下來造句會用到的是動詞用法, 動詞就是動作的意思, 也就是說, 這個單字的動詞用法, 是用來表達 ゆったり 的動作, 這邊標示的意思是, 如果你在 ゆったり 的後面, 接著寫 する, 就可以把 ゆったりする 當成動詞來使用, 後來加上的 する, 它本來就是一個單字, 這個動作的意思可以看成中文裡頭, 做什麼事情的「做」。 する 另外的用法是像這樣, ゆったり 跟 する 合體使用, 結合之後變成新的單字, 而且詞性變成動詞。 如果用中文的邏輯來解讀的話...我個人覺得...這種用法很像在講: 「做一個 ゆったり 的動作。」 大概像這樣有語言癌的感覺。 但是...在日語裡, 會需要這樣做是因為...本來想表達 ゆったり 意思的動作, 可是一時之間可能找不到類似的單字, 或者是根本沒有這樣的單字可以用, 所以就把 ゆったり 的後面加上 する, 把它變成動詞直接拿來用。

平假名 た、り;促音的小 つ 是 80% 的小

圖片
來看這兩個假名, 首先是 た、た、た, 跟中文的「它」, 有點像。 筆劃總共 4 劃, 依舊是由左而右、由上而下, 草書跟漢字。 再來看這個假名, 現在常見的長相有這兩種, 唸作:り、り、り。 本來只有左邊這種, 兩個筆劃, 注意箭號指的地方, 很多人習慣在這裡勾一下, 但是也有人不喜歡勾的, 所以勾不勾...你自己看著辦。 後來印刷的文字, 有很多字體是採用右邊的長相來設計的, 這種方式只有一個筆劃。 如果是手寫, 我建議你寫左邊那種。 草書跟漢字。 上個單元, 我們說這個 つ 寫得比較小, 跟原本的大小比較一下, 放大來看它的高度差, 右邊是寛度的差異, 具體來講, 促音的大小差不多是原本文字的百分之 80。 實際手寫的時候, 是不用那麼精準啦, 總之有小一號就行了。 整個單字的羅馬拼音會長這樣, 圈起來的 t 不是 つ 的羅馬拼音 t, 而是後面假名 た 的羅馬拼音 t 的重複。 這很重要, 要記起來, 打字輸入就是要打那一串羅馬拼音。 實際上會看到的長相, 是像下面這種沒有空格的方式。 唸法是在促音的地方「頓一下」, 搭配它的高低音, 唸起來會像這樣: ゆったり、ゆったり、ゆったり。 這邊我們故意用錯的單字來唸一遍, 讓大家比較一下有促音跟沒促音的差異。 上面: ゆたり、ゆたり、ゆたり; 促音: ゆったり、ゆったり、ゆったり。

平假名 ゆ 是單字「湯」,意思是開水、洗澡熱水、溫泉

圖片
再來是這個單字, 第一個假名, 唸作: ゆ、ゆ、ゆ, 草書跟漢字, 第一個筆劃、第二個筆劃。 這個假名它也是單字, 寫成漢字的長相跟中文的「湯」字, 基本一樣, ゆ 是它的訓讀。 在日語裡頭運用的情境是, 把水加熱到一定的溫度。 衍生出三個意思, 第一個是「煮滾的熱水」, 也就是「開水」的意思。 再來是, 加熱之後用來洗澡的熱水。 最後就是冬天去日本玩, 大家最喜歡泡的溫泉。 アクセント 是這樣, 在句子裡的作用, 就是它後面的助詞, 要唸成低音。

撥音ん、安心 (あんしん) 感到安心的價格是便宜的意思

圖片
這個假名唸作: か、か、か, 唸起來跟咖啡的咖很像。 草書跟漢字, 第一個筆劃、第二個、最後一筆。 單字的 アクセント 唸作: やすらか、やすらか、やすらか。 先前我們提過, 這個漢字「安」有另外的唸法, 前面是已經學過的 あ、あ、あ, 再來是 ん、ん、ん, ん 的寫法是一筆完成, 在發音的分類上, 被稱為: 撥音。 至於第二種讀音的 アクセント 它通常會跟其它的文字結合, 就像這樣, 所以它的 アクセント 並不固定, 變成要個別的單字去記憶, 像下面就唸成: あんしん、あんしん、あんしん, 意思就跟字面看來的一樣。 上面要唸作: あんか、あんか、あんか, 意思是讓人感到安心的價格, 也就是「便宜」的意思。 やす 是訓讀, あん 是音讀, 當年是漢字跟漢音一起傳到日本的, 當時的漢字讀法到了日本就叫做「音讀」, 所以音讀的發音跟中文還蠻像的。 那麼...跟「安」這個字意思一樣的日語單字, 他們把本來已經習慣的唸法也保留了下來, 也就是說, 按照原本日語的意思的讀法, 叫做訓讀, 另外向漢字學習的讀法, 叫做音讀。

心靈或心智, 抽象概念的日語單字 こころ

圖片
接下來是這個假名, 唸作 ろ、ろ、ろ, 草書、漢字。 寫法是一筆完成, 最後這個地方要注意, 如果寫成右邊的樣子就會變成另一個假名, 唸作 る、る、る, 草書、漢字。 這單字的 アクセント 唸作 こころ 、こころ、こころ。 こころ 的意思有好幾個, 基本上跟中文差不多, 在這裡我們要用到的是「心理狀態」, 也就是「精神」的意思。

日語單字: 午後・ごご 有兩種意思

圖片
學會這個單字之後, 只要在 こ 的右上方, 時針大約在 1 點 30 分的方向, 點個兩點, 這假名唸作 ご、ご、ご。 ご 的發音聽起來比較混濁, 所以這種右上角有點兩點的假名, 被稱為「濁音」, 「混濁」的相對是「清澈」, 所以原本的假名, 它的發音方式就叫做清音。 附帶提一下, 右上角那兩點就叫做「濁點」。 兩個 ご 擺在一起, 就變成新的單字, 漢字寫成這樣「後」, 跟中文「後」比較一下, 主要差別在這二個地方。 把它放大, 看仔細一點...アクセント 唸作: ごご、ごご、ごご。 這單字的意思有二個, 跟這三個情境有關, 第一個意思是「中午 12:00 到晚上 12:00」的這段期間, 第二個是「中午 12:00 到 日落」的這段期間。 那...日落的時間因為季節跟地區的差異, 基本上, 會是日本時間「下午 4 點多到 7點多」左右。 那問題來了...因為這單字不是用來精準指定時間的, 如果人家說 ごご, 我們要怎麼知道他講得是哪一個意思? 這很簡單, 如果他要指明特定時間的話, 會像這樣在後面放一個明確的時間。 如果後面沒有指定的話, 十之八、九是第二個意思, 也就是中午十二點到當地日落的時間。 如果再搞不清楚, 那就直接跟對方確認一下到底是什麼時候, 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距離自己比較近的場所是 ここ, 是此處、這裡的意思

圖片
好, 首先是他的內心感受, 我想選用的是...漢字寫成這樣, 長相跟中文一模一樣的"心", 它的平假名是這樣, 那...我們先來看前面這二個一樣的, 唸作 こ、こ、こ。 但是我曾經聽過有人把它唸成"摳", 因為他把母音的"喔", 唸成"喔烏", 所以要稍微注意一下, 正確的發音是 こ、こ、こ。 這是它的草書, 漢字, 箭頭指的地方是用毛筆才會那樣, 寫成右邊的樣子就可以了。 筆劃順序都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 這裡我們插播一下、多學一個單字, 在原本的 こ 旁邊多放一個 こ, 就變成漢字寫成這樣的單字, 不過它在句子裡通常不寫成漢字, 比較常見的是寫成平假名。 它的意思跟中文的"此處"一樣, 也就是 "這裡"的意思, アクセント 唸作 ここ、ここ、ここ。

楽 - らく的情境分析

圖片
我們來看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從他的內心世界來分析, 以時間運用來看的話, 他是有比較多的時間, 而且是在必要的部份之外, 還有多餘的時間可以運用。 如果是在金錢方面, 是相對比較充足的, 而且還有多餘的資產可以運用。 也就是說, 他是富裕的, 因為他資源充足, 充足到有多餘的那種狀態, 也就是有余裕。 因為有余裕, 所以內心常常不是波濤洶湧, 是風平浪靜的安穩。 整體來看, 這個 らく 是:「內心感到安穩, 有余裕」的意思。 下個單元, 我們要針對這個情境的分析來練習造句, 既然要造句, 就順便看一下句子的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