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喉元過ぎれば熱さを忘れる:事情過了就忘

和朋友聊到他上次丟了案子的事。客戶的公司突然出一個大包,產生很大的損失。在慌亂之下,決定從外部找人協助。因為需要一些特別技術,所以找上朋友的公司。 商談之後,主管交待他趕快把方案準備好,儘快約時間提案。朋友說當時已經有工作在進行,但還是想辦法擠出時間來規劃方案。 「那後來呢?動機很明確,也來到了合適的時機點,案子後來談成了吧?」 『沒有,因為客戶忙著處理其他事情,中間怎麼聯絡都排不出時間,拖著拖著,對方就說暫時不需要我們的解決方案了。』 「那有打聽到後來客戶是怎麼處理的嗎?是什麼原因從很急變成不需要了?」 『聽說他們先做其他的項目,可能出包的事情還在可以負擔的範圍內,後來覺得不是那麼嚴重,就不想改善了吧。』 聽完之後覺得這位客戶的情況是「喉元過ぎれば熱さを忘れる」。 喉元・のどもと 喉のあたり。 喉嚨。 ~過ぎれば・すぎれば 過ぎる + ば 通過的話 熱い・あつい 温度が高い。 溫度是高的。 さ 名詞をつくり、~の状態である。 接尾詞,接在形容詞「熱い・あつい」的語幹「熱・あつ」的尾端,把形容詞轉換成名詞。 從形容「~」的意思,轉換成「~」的狀態,或者程度、性質。 あつい + さ = あつさ 形容詞「熱い・あつい」的語幹「熱・あつ」,尾端放接尾詞「さ」。 描述熱或者高溫的「狀態、程度、性質」。 翻譯成名詞:熱、高溫,而不是形容詞:熱的、高溫的。 ~を忘れる・をわすれる 忘れる:覚えていたことを、思い出せなくなる。 曾經記得的事情,想不起來了。 從腦袋裡面把以前的記憶拿出來 ~ + を + 忘れる:忘記~、遺忘~ 字面上的意思是當你喝到很熱、很燙的開水,或者湯,覺得很不舒服,但吞下去通過喉嚨之後,感覺比較不燙了,也就忘記剛剛梗在喉嚨的時候有多不舒服了。過了就算了。 「喉元過ぎれば熱さを忘れる」翻譯成: 好了瘡口忘了痛。 好了傷疤忘了痛。​ 傷口好了也就忘了受傷時的痛苦。 這個情境被用來比喻: 遇到痛苦和艱困的事情,才過不久,就完全被遺忘了。 即使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幫助,情況才剛好轉,就忘記那份恩情。 朋友例子裡的客戶是第 1 種情況。 然後呢?案子怎麼辦呢?嗯...少了觸發的事件,好像就只能等吧。 畢竟失去時機了,沒有新關鍵觸發點的話,再好的方案,也不會被客戶採用。 但我覺得曾經發生的事情是不會被忘記的,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 至於想起來時間點會在什麼時候,就沒辦法知道

画餅に帰す:退回不切實際而無法實現的狀態

画餅に帰す・がべいにきす:考えや計画などが実現に至らず。それまでの努力が無駄になる。 「画餅・がべい」是只能看而不能吃的餅,比喻雖然規劃得很好,但不切實際而無法實現。 「~に帰す・~にきす」是穩定下來回到「~」的狀態,也就是回到「画餅・がべい」的狀態。 本來的計劃進行到現在,回歸到規劃得很好,但無法實現,也就是退回到像畫大餅只能看而不能吃的狀態。 「画餅・がべい」的語源是在《三國志.魏書.盧毓傳》裡,魏國的皇帝,魏文帝命令大臣盧毓推舉人才的時候,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名は地に画きて餅を作るが如し、啖うべからず。 「如し・ごとし」、「啖う・くらう」、「べからず」是「文語文・ぶんごぶん」用語,日語的文言文的意思。 如果用白話文的話,可以這樣說: 地面に描いた餅は食べ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のと同じで、評判は役に立たない。 魏文帝的意思是要跟盧毓交待,推舉的人選必須有真正的才能和學識,不可以只注重名聲。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就像在地上畫餅一樣,只能看而不能吃。 用地上畫餅來比喻,如果只是具備跟能力不符的聲望,實際上沒有什麼幫助,這不是我們需要的人才。 另外「画餅に帰す」,其中「帰す・きす」是日語的文言單字,對照白話的單字是「帰する・きする」,意思是: 最後にはそうなる。 最後就變成那様。 哪樣?就是「に帰す」前面的模樣。

絵に描いた餅:畫成的餅,只有形式沒有實用價值

聽著朋友抱怨新工作遇到「画餅・がべい」的老闆。 画餅・がべい: 実際の役にたたないもの。無用なもの。(單字解釋在本文下方) 畫成的餅、畫大餅。比喻只有形式而無實用價值。 「你說的是哪一種?」 「還有分嗎?」 「有呀,有二種情況。」 実現しなかったこと 如果是已經在進行的企畫案,本來還順順的,但可能因為很難處理,或是缺乏資源,沒辦法再繼續下去,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停止。 這個是計劃沒能實現。 不可能であること 如果企劃內容對未來的希望和想像,不符合現實狀況,或是不符合需求。 太理想而不切實際,這是第二種。 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用「絵に描いた餅・えにかいたもち」來描述: よいものに見えるが、実際には役に立たないものや、実現しそうにない計画のたとえ。 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沒什麼作用的東西,或者不太可能實現的計劃的比喻。 所以你說的是哪一種? 「呃...理想到不切實際所以不可能實現?」 好吧,既然是畫成的餅,那代表看得到模樣,實際上卻連一口都吃不到,也就是看得到卻不一定能得到。 如果他制定的策略有足夠的高度,並且拿捏得當,不會過大、也不會過小,維持在自己的資源、執行能力匹配的程度。 那就不是畫大餅了,而是提出一個理想的目標,並且有具體的計劃,打算一步步實現。 這樣就排除了「太理想而不切實際」,但還是有可能中途有個轉折,讓他來不及轉圜,最終成為「計劃沒能實現」。 如果是只講「計劃沒能實現」的情況,那可以說:「 画餅に帰す・がべいにきす。 」 ※ 單字 画餅・がべい:実際の役にたたないもの。無用なもの。 実際: 本当のこと。現実。 實際、真實的情形、事實上 の: 後のことを詳しい言う時に使う。 的。更詳細描述後面的事。 役にたつ: 使って効果がある。 有用、有效 役にたたない:。 役にたつ + ない 使って効果がない。 沒用、沒效。 もの: 見たり触ったりできる物体。 看得到、摸得到的物品。 無用な: 役に立たないこと。 沒用、無用。

気が合う:彼此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覺,並且能夠共感

上一篇講到「 馬が合う 」是從騎馬的情境延伸,隱含著負面觀感,可以改用「気が合う」。 「気・き」用來描述跟人相關的,是指內心、精神層面、生命的東西。 比如內心的感受,那就是心情、情緒,或是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 如果是精神層面,幾乎所有的精神活動都是,像是注意、在意...等等。 「合う・あう」是指個別的二個變成一個、兩者趨於一致。 気が合う・きがあう: 考え方や感じ方などが似ていて、気持ちが通じ合う。 意思是彼此對事情的看法、意見,或是受外界的影響而觸動內心的情感,是相通的,能夠互相理解。 意思跟「 馬が合う 」差不多,但是少了語源是騎馬的聯想。 用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彼此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覺,並且能夠共感。同時,這種狀態讓人感到舒適,可以加深彼此的關係。 如果有個對象跟你說「気が合う」的話,該怎麼理解呢? 這是在表達好感、友善示好,想把關係拉近一點,還不是想和你交往的訊號,不建議你花太多心力去想怎麼回應才好。如果你覺得對方還不錯的話,倒是可以開始觀察、考慮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最後總結一下「気が合う」,可以用來表達對方跟你合得來。 「對方」,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有合作關係的工作夥伴,或者是有好感的對象。 「合得來」是表達彼此的感覺跟想法都很相似,一起做些什麼的時候,不用顧慮太多、也不會感到緊張,可以自然地相處、輕鬆自在。

馬が合う:跟自己頻率相同,特別合拍

在工作場合聽到一個主管對部屬說:「馬が合う」。 當下有點驚嚇,想著...怎麼講人家是馬呢? 但我還是把疑問放在心裡,想說等到查清楚了,再來決定自己該怎麼看這個情境。 查了又查...「馬が合う」最初講的是跟騎馬有關的情境。 馬・うま: 頭や首、足が長く、たてがみがあり、力が強くて走るのが速い動物。 頭長、脖子長、腳長,有鬃毛,力氣大、跑得快的動物。 が: 動作が示すものは何かを表す。 表示是什麼做了動作,是什麼呈現了狀態。 「合う」的是「馬」。 合う・あう: 同じになる。一致する。 成為相同,沒有差異,趨向合一。 騎馬的時候,人跟馬的呼吸必須協調,相輔相成之下,才會有最理想的表現。 這種協調、一致、相輔相成,後來被用來形容自己跟別人在工作或是活動中,彼此能夠良好地溝通,相互配合、協作的情況。 馬が合う:考え方や感じ方が似ていて、互いの気持ちが通じ合う。 考え方・かんがえかた: 考え + 方 思考的方法、方向。如何思考。 考え・かんがえ: 心の中で思っていること。 心裡面想著的事。 方・かた: 物事の方法。 事情的方法。 や: いくつかのものを並べて言う時に使うことば。 列舉幾個事物時使用的詞彙。 感じ方・かんじかた: 感じ + 方 感覺怎麼樣、如何感覺。 感じ・かんじ: 感じること。 感覺。 方・かた: 物事の方法。 事情的方法。 が: 動作が示すものは何かを表す。 表示是什麼做了動作,是什麼呈現了狀態。 「似ている」的是「考え方や感じ方」。 似ていて: 似る + ている + て 似る・にる: 同じように見える。 看起來是相同的、一樣的。 ている: 接続助詞「て」に補助動詞「いる」。その動作や状態が続いている。 …的狀態。 て: あることに続いて行われる。 做…之後。做…。 互い・たがい: 向こうとこちら。両方。 對方跟自己。雙方。 の: あとのことをより詳しくする。 更詳細描述後面的事。 気持ち・きもち: 物事や人に対して心の感じるようす。 對事物、對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が: 「通じ合う」的是「互いの気持ち」。 通じ合う・つうじあう: 気持ちや考えがお互いにわかる。 彼此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和想法。 「馬が合う」用來比喻雙方思考方式相同,很有默契的樣子,可以翻譯成: 性情相近 雙方的個性、作風合得來,調和、和諧。 意氣相投、氣味相投、氣味相合 雙方的興趣、思

石橋を叩いて渡る:行事謹慎

 剛開始工作的那幾年,看得比較仔細,總是忍不住多考慮了一點,常常就一併做了備案。 但備案並不是一定用得上,可是不多準備一點,怎麼看、怎麼想都覺得有風險。 前輩說我這樣太過於小心謹慎,覺得我的行為就像這句「ことわざ」:石橋を叩いて渡る・いしばしをたたいてわたる。 石橋・いしばし: 石で造った橋。 石頭所製成的橋。 を: 動作の目当てになるものを表す。 表示對著什麼在動作。 叩いて・たたいて: 「叩く」の活用 + て 「叩く」活用之後接「て」 叩く・たたく: 続けて打つ。 持續地敲打 て: あることに続いて行われる。 做…之後。做…。 渡る・わたる: 向こうへ移る。 渡。經過。 意思是:丈夫な石の橋でも、叩いて確かめてから渡るように、非常に用心深いことのたとえ。 丈夫な・じょうぶな: しっかりしていて、こわれにくいようす。 非常堅固,不容易損壞。 石の橋・いしのはし: 石で造った橋。 石頭所製成的橋。 でも: 例を挙げて、他も同様であるという気持ちを表す。 舉例來說明,表示其他的也是相同的感覺。 叩いて・たたいて: 続けて打つ + あることに続いて行われる。 持續地敲打。 確かめて・たしかめて: 間違いがないかどうかをよく調べてはっきりさせる。 好好地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錯誤。 から: 動きの始まりを表す。 表示動作的開端。 渡る・わたる: 向こうへ移る。 往對面移動。 ように: ようす + 目的を示す。 前面所描述的樣子。 非常に・ひじょうに: 程度が普通でない様子。 不是普通程度的模樣。 用心深い・ようじんぶかい: 悪いことが起こらないように、十分に気をつけている様子。 為了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而非常小心的模樣。 用心・ようじん: 悪いことが起こらないように気をつける。 小心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 深い・ふかい: 程度が普通より強い。 比普通程度要更強、更多。 こと: (言葉の下について)そういう状態であることを表す。 形式名詞。表示上述的狀態。 の: 後のことをより詳しくする言葉。 讓後面接續的事項更加詳細的用詞。的。 たとえ: 分かりやすく説明するために、それに似た例を出す。 為了容易理解的說明,提出相似的事物。比喻。 被這樣說了幾次,忍不住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是不是謹小慎微、審慎過了頭。 有幾次真的出包了,還好事前有準備,趕緊拿出預備好的救援方案。 這樣的事情一再地發

頭隠して尻隠さず:藏頭露尾,這很明顯!

聊天的時候,有個朋友講得都是像這樣:「說實話、我沒有別的意思、說真的、我不是針對你、憑良心講」。 雖然只是一種說話的習慣,老實說,聽多了還真不舒服。 用那樣的詞彙表達,常常讓我感覺對方在修飾、包裝自己不友善的意圖,但是他本人好像不覺得會被看穿。 「自分では全部を隠したつもりだが、まだ一部分が見えている。」 自分: その人自身。  自己。 では: 「だ」の活用「で」+ は、その状態によれば。 在那樣狀態的話。 全部: すべて。 全部、一切。 を: 動作の目当てになるものを表す。 表示動作的目標物。 隠した: 「隠す」の活用 + た。人に知られないようにする。 隱藏、隱瞞 + 了。 つもり: 前から考えている。 從之前就考慮著。打算。意圖。 だが: だ + が、しかし。 但是。可是。 まだ: いまになっても。 就算是現在也…。還。尚且。仍舊。 一部分: 全体の中のある部分。 一部分。少部分。 が: 後につく動作などが示すものはなにかを表す。 後面連接的動作(之類的)所表示的是什麼。 「見えている」的是「一部分」。 見えている: 「見える」の活用 + て + いる。 「見える」動詞活用後,接「ている」。 見える: 見ることができる。 能看見。能看清楚。 ている: それが続いている。 持續的狀態。 濃縮成一句話就是「頭隠して尻隠さず・あたまかくしてしりかくさず」。 這種「ことわざ」比較老派,有點文言,再來有一些文化因素在,要翻譯成意思絕對一致是比較不容易的,不過這一句的感覺非常接近:藏頭露尾、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 但是日常口語裡,我覺得比較好用的說法是:「見え見え・みえみえ:本心がすぐわかる。」 本心: 本当の心。 本意。內心。 が: 後につく動作などが示すものはなにかを表す。 後面連接的動作(之類的)所表示的是什麼。 「すぐわかる」的是「本心」。 すぐ: 時間をおかない。 立刻。 わかる: はっきりする。 判明。曉得。 我個人的理解是:這很明顯!

当たらずといえども遠からず:雖不中亦不遠矣

小菜鳥的時候寫各種「ビジネス文書」,雖然很認真,但常常被主管叫去碎唸:「亂寫一通!」 前輩湊過來看了一眼說:「難怪...」 「我很認真耶,你們只看一眼就開始挑毛病,到底有沒有仔細看?」 這些話再怎麼樣也只能放在心裡,實在沒勇氣說出來。後來前輩傳來參考文件,是整理好的「テンプレート、フレームワーク」。 テンプレート:template フレームワーク:framework 這兩種方式不一樣的地方,可以參考這段解釋: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ramework and template? A template is like a paint-by-numbers and a framework is more like a LEGO set. 仔細閱讀文件才曉得原來有通用形式、套路的,只是在各種情境的應用上,必須自己取捨要替代抽換的部份...啊,原來如此,還好那些話都放心裡沒說出口。 這個經歷讓我明白了,當自己經驗不足、能力不足的時候,先照著「フレームワーク」來操作,這並不是偷懶,反而能得到「当たらずといえども遠からず」的效果,可以大幅簡化、加速從思考到產出的過程。 「当たらずといえども遠からず」,雖不中亦不遠矣: 当たらず: 当たる + ず(ない)、予想通りにならない。  跟預想的不一樣。 といえども: …といっても 雖說…。 遠からず: 遠い + ない、遠くない。 不遠。 「遠からず」這單字很剛好,在古語用法跟現代用法都有字,但意思及用法並不一樣。 在「古語辞典」可以查到「遠し・とほし」唸成「とおし」,「遠し・とほし」活用成「とほから」再接否定的「ず」。 日文的「古語、文語」類似我們熟知的文言文,跟現代使用的文法是不一樣的。 現在查一般通用、常用的字典會找到:「遠からず・とおからず:間もなく。 / 不久。」 「当たらずといえども遠からず」是「文語」例句,必須用「古語辞典」來解讀。 日文解釋是:「ぴったりではないが、大体は当たっている。」 ぴったり: 少しの違いもなないようす。 一點也沒錯的樣子。 では: 助動詞「だ」の連用形「で」+ は、その状態によれば。 在那樣狀態的話。 ない: 感じ取れない。 感覺不到。不是。 が: 前のことと逆である。 但是。 大体:  全体のうちに大部分。 全體中的大部分。 は: 話すことの中心に

痛くも痒くもない:不痛不癢

這一年已經倒數,路上關了幾間店,一直貼著出租。跟朋友聊到他開的咖啡店,卻說生意並沒受到打擊,甚至疫情對他來說是不痛不癢:「痛くも痒くもない。」 痛く: 痛い、心に苦しみを感じる。 痛、痛苦。 も: 同じような物ごとを並べていう意味を表す。 也。 痒く: 痒い、むずむずして、かきたくなる。 癢。 ない: 存在しない。 不存在、沒有。 意思是:「なんの影響も利害も受けない。」 なんの: 取り上げて言うほどの。 不值得一提。 影響: ある物ごとが他の物ごと変化させる。 一方發生動作而引起他方發生變化。 利害: 利益と損害。 利益和損害。 受けない: 受ける + ない 受、受到 + 不 = 不受...。 這不痛不癢說得輕鬆,其實並不容易。 朋友是自己採購原物料,挑豆、選豆,再根據每一批咖啡豆的特性來選擇烘焙程度,下足了功夫,很有他個人的品味跟特色,是喝了會讓人想念的味道。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他的商業模式並非全靠店裡一杯又一杯的咖啡,很大部分是批發、量販他烘培的咖啡豆。 他的痛點反而是在疫情較和緩的時候出現,缺工。因為城市裡多了幾間飯店,服務業的人力分散了。不過這些飯店有好幾家是來跟他批發咖啡豆的,雖然店裡人力短缺,但整體銷售量增加了不少。 那物價飆漲呢? 朋友說早就收購一大批咖啡豆,這些庫存讓他可以凍漲,暫時不受影響。 為什麼是暫時? 再多的庫存總有用完的一天,再採購就是漲翻天的價格了,也就不得不調整售價了。 在這千變萬化的時勢裡,開在街頭的店家,總得做對了什麼,才能成為存活下來的理由。 真的很不容易,希望朋友能繼續做對了什麼,讓這家開了 7 年的咖啡店持續增長歲數。

ガス抜き:負面情緒洩壓

偶然聽到 5 歲男孩 A 君氣沖沖地對人訴說在家被爸爸「嚴厲」的處罰了。 這種發洩內心壓力的行為叫做「ガス抜き:精神的なストレスがたまったとき、それが噴き出す前になんらかの方法で解消する。」(累積了精神壓力的時候,在爆發之前用某種方法來解除) 精神的な:心や気持ちに関係したようす / 跟心神、情緒相關的態度; ストレス: 気持ちに悪い影響を与える刺激が原因となって、心によくない変化が起こる。 因為給予的刺激對情緒有不好的影響,內心升起了不好的變化。 が: 動作が示すものは何かを表す。 表示是什麼做了動作,是什麼呈現了狀態。 「たまった」的是「ストレス」 たまった: たまる + た。 積壓 + 了。 とき: 場合。 場合、時候。 それ: 前に言ったことを指していう言葉 。 那個。 が: 動作が示すものは何かを表す。 表示是什麼做了動作,是什麼呈現了狀態。 「噴き出す」的是「それ」 噴き出す: 感情が勢いよく出る。 情緒湧現。 前: 始めないうち。 還沒開始的時候。 に: 何かが起こる時を表す。 表示有什麼要發生的時候。 なんらか: なにか。 某種、某。 の: あとのことをより詳しくする。 更詳細描述後面的事。 方法: 目的を達成するためのやりかた。 為了達成目的的方法、做法。 で: ~を使って。使用~。 解消する: それまでの状態をなくす。 消除到目前為止的狀態。 男孩 B 君一臉稚嫩,又大又圓的眼睛盯著 A 君,時不時發出「嗯~~」的聲音,非常專心地看著這齣當事人重現的情境秀。 可愛的 B 君展現了心理學的傾聽技巧:「アイコンタクト、うなずき、相槌」。 如果再加上「オウム返し」,那就更棒了!畢竟 B 君才 5 歲,要是他全都做得到,我大概會嚇到口吐白沫。 アイコンタクト: 視線を合わせる。 眼神接觸。 うなずき・頷き: そうだという意味で首を縦に動かす。 點頭表示「是的、是那樣、認同」。 相槌・あいづち: 人の話を聞きながら、うなずいたり短いことばを言ったりする。 一邊聽別人說的話,一邊點頭、一邊簡短回話或接話。 オウム返し・おうむかえし: オウム(おうむ・鸚鵡)が人の言葉をまねするように、人のいったことを、そのまますぐに言い 返す。 像鸚鵡模仿人說話的模樣,立刻重述對方說的話。 想起曾經跟各方面表現看起來都很棒的同事聊天,卻發現他私底下非常辛苦,身心狀況其實並不好

取捨選択・しゅしゃせんたく:釐清資源限制再取捨

 前幾天跟工作卡關的朋友聊到「取捨選択・しゅしゃせんたく」。 「取捨選択・しゅしゃせんたく:いるものを選び、いらないものを捨てる。」 いる・要る: 必要である。 要、需要、必要。 もの: いろいろな物事。 物品、東西。 を: 動作の目当てになるものを表す。 表示動作的目標物。 選ぶ・えらぶ: 目的に合ったものを決めて取り出す / 選 いらない・要らない: いる + ない。 不要、不需要、不必要。 捨てる・すてる: 手もとからはなす。 捨棄。 他做事一直都很認真,但是比較慢。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在需要取捨的時候又怕自己選錯,變成做得到的盡量做,結果不是做到非必要的程度,就是來不及交件。 以前我也踩過這種坑,認真思考後終於認清:「時間は無限ではないですから。」 時間・じかん: 時の流れ。 時間。 は: 話すことの中心になるものを示す。 談論的話題、主題。 無限・むげん: 限りのない。 沒有限制。 ではない: で + は + ない。否定する。 表示否定。 ですから: だから。そういうわけで。 理由、原因。 時間並不是無限的,所以需要取捨! 有些項目做到符合標準 + 不要犯致命的錯誤就可以了,不需要在每個項目的細枝末節上做到毫無缺陷。這不是偷懶或明知可以更好卻不做,是為了在資源的限制下,盡量做到最好,而不是沒有一丁點瑕玼的完美。 完美無瑕通常要付出相當的代價,而且時間是少不了的。 畢竟我們不在同一個職場,有很多細節是我不知道的,這樣閒聊也沒辦法得到明確的結論,只能以「如果是我的話」,來說說我的看法跟作法而已。 那要怎麼決定哪個必須全力以赴,哪些又只要剛好就好? 在職場上比較重視是整體產能,要確實做到符合要求的品質,並且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 被交辦工作的時候,先確認每個項目在主管心中的主要、次要、緊急、緩慢的程度。在最偏重的項目上,投注較多心力,其他比較繁雜瑣碎的項目,只要做到完整交付、避開不該犯的錯誤、整體看來沒什麼大問題,也就可以了。 最後請他再想想: 這項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想得到什麼樣的成果? 產能,會成為你的職場價值指標;透過資源限制的評估再做出取捨,可以保護你的產能,讓你獲取最大的職場價值。

負けるが勝ち:暫時的輸,贏得利益最大化

跟朋友討論專案,講到工程師堅持工期要拉長、順序要優先。但是他死守底限,直說不是不願意,是沒辦法,因為沒有資源。 暫時沒有結論,他擔心最後很難收尾。跟他聊了時程、資源、利害關係人...總之先把完整的情境拼湊起來整體檢視。 盤點之後,發現他真正不願意的原因,跟案子裡的資源關係不大,倒是表達了極度不願意「屈服」於工程師的堅持。 感覺比較像是以氣節自負,不肯屈居人下,俗稱賭氣,又稱負氣,阿不就是意氣用事!? 工程師堅持的是什麼?他講了幾個技術的細節,我聽不懂那些細節是怎麼回事,但看起來比較像是技術上邏輯的考量,不是為了找麻煩的堅持。 我覺得談判不應該是對立、對幹,尤其是跟自己人,應該要團隊協商、想辦法凝聚共識,為了尋求最大利益,要考慮長期目標,選擇正確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如果只是利用自己在組織的職位來下命令,強制要別人工作的話,很難讓人發自內心的想把事情做好,反而只想達到最低標、交差了事,也不是太奇怪的事。 若大部分工作只達到最低標,甚至工程師只做自己份內事情就隨手丟給下游去傷腦筋的話,到最後整個案子除了問題重重之外,還有別的可能嗎? 之前的經驗是在排時程、排工期的時候,如果能對工程師適度讓步,對專案結果反倒更好。 想起這一句日本諺語來跟朋友說:「負けるが勝ち。」 意思是:「あえてちょっと負けておく。一時は相手に譲っていた方が、大局的に見れば得策である。」 從大局來分析的話,眼前先退讓,反而是最有利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讓事情能順利推動,讓對方願意協助你把事情做好,至於一時的輸贏究竟值不值得,最後的結果會讓你知道。 一起來看職涯受用不盡的日語句子,首先是:「あえてちょっと負けておく。」 あえて: 無理に。 不合道理。 ちょっと: 少しの程度。 稍微。 負ける・まける: 敗れる。 輸、讓步。 ておく: そのことをする前に準備する。 (為達到目的)事前做好準備。 再來看:「一時は相手に譲っていた方が、大局的に見れば得策である。」 一時・いちじ: 少しの間。 短時間內。 は: 話すことの中心になるものを示す。 談論的話題、主題。 相手・あいて: 自分と一緒に物事をする人。 一起做事的人、夥伴、對方。 譲る・ゆずる: 自分のものを他人に与える。 讓給。 ていた: ている + た。 ~狀態 + 了。 方・ほう: やりかた。 做法。 が: ようすが何かを示す。 表示是什麼狀態。 「得策で

養成解決日語問題的能力

以前遇上自己搞不清楚的日語問題,會希望能找到高手幫忙解答,或是想從文法書上直接找到答案。但實際情形通常跟想像的不一樣,就是怎樣都找不到完全符合的解釋。 後來發現一起工作的日本同事常常在查辭典,湊過去「關心」一下,才曉得他並不是完全不懂,只是需要進一步再確認語彙的意思跟用法。畢竟誰都不想在商業書信上因為錯用的字眼產生誤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那時就想,如果連日本同事都習慣查辭典,那我也把辭典拿出來翻一翻,應該也能經由再確認找到明確的線索吧! 就因為這樣,我自己養成了查辭典的習慣,雖然比較麻煩,可是比翻文法書有用。 比如像這個問題:「~わけだけど = けど,用來表示跟預期相反的感覺對嗎?」 這真的靠自己就能解答,不求人,分別查 わけ、だけど 就能找到線索。 但就算找到了,在解讀上可能會覺得混亂,好像是這樣,又好像是那樣。 像這樣的不確定,最好是把 わけ、だ、わけだ、けど、だけど 全都查清楚。 要仔細分辨的話,就不能忽略單字的特性。 一般來說,わけ 要注意前面講的那一串,だけと 則是要再看看後面講了什麼。當然還有其它用法,這裡簡化只講一般論。 解讀上偏重 わけ 的前面,或是只著重 だけど 的後面,很容易讓自己陷入不確定的迷宮裡。 不過這種內容通常要查日日辭典才有,日漢的很多只是翻譯成中文單字,解釋跟說明都很少,甚至沒有。 一般認為翻成中文就能懂了,我的經驗是翻成中文反而更難懂。 更難懂的原因是兩種語言的邏輯差異,還有自己對中文(不是日語)的一知半解。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另外的故事,以後再講。 我從查辭典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每個單字、每個符號,都有其代表的意義,只要一省略或跳過,就會產生誤解。 如果你也遇到了奇怪的問題,但是不曉得要問誰,翻文法書也找不到合理的說法,可以試試查日日辭典,翻一翻就能查到合適的答案了。

看日劇、YouTube 練日語聽力、口說

日本語は練習すれば身につく。 〇〇は+〇〇するー>すれ+ば、〇〇に+つく。 這是我最初學習的時候,看到句子就會練習的文法拆解。 很多人說不建議這樣學,但這是讓我從一開始就用得上的實用技巧。分析一陣子,拆得夠多了,變成看一眼就能理解,這時我跟自己說:夠了,不用再拆解了。 日語能力養成後就持續用到了今天,反而是用其它方式學習的朋友們早早就中斷、放棄了。 那時為了工作,前輩怎麼教就怎麼學,學了就要趕快用,儘快做出成果才對得起那一份薪水。 嗯......「對得起薪水」這在公司學的,現在回頭來看,我只能說這觀念很老日本。 總之學了就先湊和著用,在工作上邊用邊補充學習。後來考了舊日檢一級,拿到合格證書才聽說日檢的一級要增加難度改成 N1,看著拿到手的舊一級證書覺得有點空虛... 後來想再提升日語能力,從日本買了不少教材、文法書持續學習,書疊起來都比人高了,反而覺得日語能力進步的很慢很慢。 後來認識了在東京當特派記者、書籍翻譯的前輩,直接請教她的學習方法,她很興奮地說:「看日劇」! 對!向她請教怎麼精進日語,她興奮地說了秘技就是「看日劇」。她說大學的時候同學們拚命唸書練習什麼的,她就是看很多的日劇。 那時有點傻眼,怎麼不是跟日本人語言交換或是找哪個補習班的老師,至少也是買什麼教材、書來看吧,居然就只是「看日劇」!? 好吧,再來就真的密集看了 3 個月,就一季的日劇,各種類型的都看,每天看 3~5 集。沒多久就覺得只是用看的、聽的有點無聊,實在很想開口說日語,就追加練習 シャドーイング(Shadowing),3 個月總共練了百集以上。 當時以為自己在練 シャドーイング,到了後來才曉得,其實當時練的是 オーバーラッピング (Overlapping)。 Yumi's English Boot Camp 在 YouTube 介紹: 建議先練 Overlapping,而不是 Shadowing 的理由 短期密集 + 大量刻意練習,還真的在聽力、口說進步很多,反應飛快,而且偏好用日語思考,有點像轉換成日文腦 / 日語腦的狀態。後來再看日語文法書、日語辭典、文型教材,甚至是 N1 的考題,發現很多用文法拆解的方式會糾結的地方,突然能理解了。 看日劇竟然就能解決一堆學習上糾結的問題! 那時沒什麼人在談追劇學外語,沒那麼多的因為、所以,我看日劇就是讓自己浸泡在各

「海老で鯛を釣る」是「用少少的投資成本獲取巨大的利益」的意思

圖片
接著要來學習這道料理的單字啦,先看這個好了。 材料是蝦子,先來看還沒學過的假名。 注意看羅馬拼音,它不是英文的 Hi ,這要唸成:「ひ」。 在右上角點兩點,是濁音的:「び」。 所以這個單字搭配 アクセント,要唸成:「海老・えび」。 漢字會寫成這樣,海老,海邊的老人,因為蝦子的背部像很多老人家那樣是彎曲的,所以有人就說蝦子像是在海邊的老人,就寫成「海老」了。 第二個漢字是「蝦」,跟中文一樣。 最下面是片假名的寫法,我們還沒講到,這先跳過。 海老・えび 用 天ぷら・てんぷら 的方式去炸,叫做 海老の天ぷら・えびのてんぷら,中文翻譯是炸蝦天婦羅。 這是還沒講過的平假名,唸成:「の」。 這兩種都叫做 海老の天ぷら・えびのてんぷら,右邊這種油炸方式有個專門的名稱,先來看還沒講過的假名。 這是:「ほ」,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總共 4 個筆劃。 ほ 是清音的唸法,右上角點二點是濁音,要唸成:「ぼ」。 所以這個單字搭配 アクセント 跟平假名的長音,要唸成:「棒揚げ・ぼうあげ」。 第一個漢字寫成球棒的棒,後面的 揚げ・あげ,是油炸的意思,組合起來是說它炸起來外形像棒子一樣。 現在我們知道右邊是 棒揚げ・ぼうあげ,左邊這種長相...叫做 花揚げ・はなあげ。 先來看還沒講過的假名,從中文「奈」演化來的,假名有 4 個筆劃,要唸作:「な」。 左邊的叫做 花揚げ・はなあげ。因為它的麵衣炸起來像開花一樣,所以漢字才有個「花」。 因為開花了,醬汁、調味料什麼的就比較容易吸附在上頭,而且吃起來感覺份量比較多,所以像天丼、天婦羅烏龍麵...這一類的料理就會用這種炸蝦。 那右邊麵衣沒有開花的,是那種天婦羅專門店,單品料理的炸法,這種方式不會吃到太多的麵衣,比較吃得出來食材本身的味道。 而且最好是沾鹽吃,因為醬油之類的調味料,味道比較複雜,會蓋過食材的味道。 另外還有這種,エビフライ・えびふらい,翻譯成日式炸蝦。 通常寫成片假名,我們還沒講到片假名,先跳過。 因為 エビフライ・えびふらい 的麵衣多加了麵包粉,所以炸起來的長相跟口感,會跟 海老の天ぷら・えびのてんぷら 不太一樣。 那一種比較好吃?耶...我覺得都很好吃,有得選的話,三種我都要。 接著我們來講一個跟 海老・えび 有關的 諺・ことわざ,諺・ことわざ 是「諺語」的意思,下面那個是日語的漢字寫

平假名「ね、ず、み」,濁音「じ」,單字「天竺鼠、鼠色」

圖片
這個單元要講 てんじく・天竺。 先來看還沒講過的假名...其實也不算完全沒講過,清音的 し,我們已經學過了,羅馬拼音有兩種方式。 在 し 的右上角再點個兩點,它的羅馬拼音有 3 種方式,看過有印象就可以了,重點放在耳朵聽到的發音,右邊是濁音的 じ、じ、じ。 所以這個單字,你注意它的 アクセント,要唸成:てんじく、 てんじく、 てんじく。 先復習一下,てんじく・天竺 最早是「印度」的意思,但那是在講印度河那一帶,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印度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不太一樣。 因為印度在很遠的地方,所以到後來 てんじく・天竺 延伸出新的用法,是講「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的」。 使用方式是在它的後面再接上其它的名稱,比如說...ねずみ。 先來看假名。首先是這個假名,二個筆劃,唸作:ね、ね、ね。 再來是學過的 す,右上角點二點,是濁音的:ず、ず、ず。 最後是這個假名,二個筆劃,唸作:み、み、み。 アクセント 唸成:ねずみ、ねずみ、ねずみ。 老鼠的意思。 ねずみ・鼠 接在 てんじく・天竺 的後面, 就變成了「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老鼠」,通常會講「從國外進口的老鼠」,アクセント 唸成:てんじくねずみ、てんじくねずみ。 漢字跟中文寫法一樣:天竺鼠。 講個題外話,てんじくねずみ・天竺鼠 的原產地, 是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那一帶,而且牠本來是養來吃的食物哦,是後來到了 16 世紀的時候,就大航海時代,那時候才被商人帶到歐洲,到了歐洲 てんじくねずみ・天竺鼠 就不是食物了,是當作寵物飼養。 最後比較一下這幾個單字的 アクセント,你會發現,個別的單字組合成獨立的單字之後,アクセント 就變成不一樣了,這一點一定要特別注意。 耶...再補充一個單字好了,這裡的 ねずみ・鼠 的顏色, 有個很傳統的名稱,叫做:ねずみいろ・鼠色,漢字就寫成老「鼠」的顏「色」。 那你可能會想說...所以 ねずみいろ・鼠色 就是灰色嘛! 耶...是這種灰色才叫做 ねずみいろ・鼠色,其它的灰色有不一樣的傳統名稱,這個之後我們有機會再來介紹。

都是「かけおち」的「欠け落ち」跟「駆け落ち」有什麼不一樣?

圖片
為什麼會有 かけおち・欠け落ち 這種寫法,那要先研究單字的意思。 假名都一樣,但是左邊 欠ける 要唸成:かける。 かける・欠ける 主要的用法是在描述物品...像杯子這種堅硬的東西,它有一部份壞掉了,形狀變成了不完整。 那「變成不完整」的意思,用來描述「人」的話...運用的情境是像這樣,本來有五個人,結果一看,唉,怎麼少了一個,這時候就會用 かける・欠ける 來描述。 所以 かける・欠ける 就是 「欠缺必要的成員」 的意思。 後面的 おちる・落ちる,是先前講的「逃走、逃跑」,組合起來的意思是:必要的成員逃跑了。 缺人就缺人,為什麼要講到「必要的成員」? 因為這組詞彙是從日本戰國時代開始使用的,那時候講的國家是地區性的領地,就是每個地區按照勢力範圍劃成一塊一塊的領地,擁有領地的叫做領主,領主有權力跟那些在領地上生活的人徵收稅金,如果稅金太高的話,一般人負擔不起,又吃不飽,為了活下去,整個村子的人可能就會一起逃到隔避,稅金比較低的地方生活。除了繳稅的問題,還有可能是戰爭或是犯了什麼罪才會逃跑。 那土地一定要有人來種植稻米、生產糧食,跑掉了,就是這塊領地少了必要的勞動力,也就是欠缺必要的勞動成員。 所以最早開始講 かけおち・欠け落ち,是在講「必要的成員逃跑了」。 那後來講的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是「跑很快,跑到看不見的地方,也就是他們私奔了」。

「落ちる・おちる」的核心與延伸用法

圖片
おちる・落ちる 有好幾個意思,我們先來研究跟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 有關的其中三個。 第一個是像這樣:はがおちる・葉が落ちる。 葉子自己從高處往下方移動,這叫做:自然掉落。 第二個是:ひがおちる・日が落ちる。 這也算自然掉落,只是它會掉到地平線以下,所以是「沉落」的意思。 如果是自然掉落,那它就是不受人為的控制; 如果是沉落到地平線以下,那就是移動到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 合起來看的話,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跑到大家都看不見的地方,這就延伸出第三個意思:逃走、逃跑。 因為這是「不受控制地跑到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所以你跑很快,而且是在逃跑,那就真的很適合用來描述「私奔」的情境了。 你查字典會發現有另外一組漢字 かけおち・欠け落ち 的寫法,但問題是,這個字好像跟「跑得很快」沒什麼關係,下個單元,我們再來研究到底是怎麼回事。

「駆ける」是快速奔跑,但漢字「駆」代表什麼?

圖片
來看這個單字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先針對還沒講過的假名補充說明。 起源的文字是「知」,平假名有兩個筆劃,唸作:ち、ち、ち。 アクセント 唸成:かけおち、かけおち。「私奔」的意思。 那相愛的兩個人,廚師跟藝者想要一起生活,為什麼需要私奔? 因為在江戶時代的 げいしゃ・芸者,很多是從小就被賣掉了,就像童工一樣,要一邊打雜、一邊學習,長大了、技藝學成了,就開始賣藝還債,但是靠自己通常是還不完啦,比較常見的就是找個有錢人幫忙贖身,代價就是當人家專屬的小三。 那因為 てんぷら・天麩羅 故事的男主角是 りょうりにん・料理人 嘛,可能湊不出那麼多錢幫忙贖身,那就只好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私奔了。 好,再來看 かけおち・駆け落ち,它是這兩個單字組合成的:かける・駆ける 跟 おちる・落ちる。 那 かける・駆ける 是什麼意思? 其中的日語漢字長相跟中文「並駕齊驅」的「驅」差不多,在《康熙字典》的解釋:策馬謂之驅。 「策」是用竹子做成前端有尖刺的一種馬鞭,「策馬」就是拿著「策」在鞭打,要這匹馬跑快一點。 所以用了這個漢字,是要告訴我們,かける・駆ける 的意思是:像馬那樣子快速奔走。 說得也是哦,私奔就是逃走嘛,當然要跑得像馬一樣快,不然被抓到就完蛋了。 好,那私奔要跑快一點,所以用 かける・駆ける,這我們可以理解,但為什麼要搭配掉落、落下的 おちる・落ちる? 下個單元我們再繼續研究...

「芸妓・げいしゃ」在 1868 年之前是「芸者」

圖片
再來要補充這個單字 げいしゃ・芸者, 看漢字都猜到它的意思了。 先來看還沒學過的假名, 三個筆劃, 唸作: け、け、け。 這是它的行書跟草書,三個筆劃寫完之後, 在右上角多點個二點就是濁音的寫法, 要注意羅馬拼音的差異。 濁音唸作: げ、げ、げ; 清音唸成: け、け、け。 再來看後面的 ようおん・拗音。 我們把兩種情況擺在一起, 因為這裡是 ようおん・拗音, 所以要唸成: しゃ、しゃ、しゃ。 所以這個單字搭配 アクセント 如果唸成: げいしゃ、げいしゃ, 這是錯的哦!為什麼會錯呢? 因為有平假名的長音, 這是有固定規則的, 等平假名都學完了再跟大家介紹。 根據平假名長音的規則, 所以這裡要唸成: ゲーシャ、ゲーシャ、ゲーシャ。 另外這個單字 げいぎ・芸妓,先來看假名。 4 個筆劃, 唸成: き、き、き。這是本來的漢字。 四個筆劃寫完之後, 在右上角多點個二點就是濁音, 注意羅馬拼音的差異。 濁音唸作: ぎ、ぎ、ぎ; 清音唸成: き、き、き。 搭配長音跟 アクセント, 要唸成: ゲーギ、ゲーギ、ゲーギ。 查字典會跟你講這兩個單字是一樣的, 但是 げいしゃ・芸者 是比較古早的稱呼, 在 1868 年之後, 才會講 げいぎ・芸妓。 因為我們講 てんぷら・天麩羅 的命名故事, 是在 1784 年, 所以在這邊我們是講 げいしゃ・芸者。